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最火“互联网+”遇上最热分级诊疗

来源:2015-10-29

       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道阻且长的分级诊疗,两个高频热词碰撞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近日,由微医集团发起的互联网医疗先锋沙龙上,“互联网+分级诊疗”这个组合词成为业界大咖们讨论的主题。
      “互联网+”向分级诊疗渗透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提出,因为没有分级诊疗,患者大病小病都想选择三甲医院,北京医保统筹资金65%用于门诊,其中超过80%流向三级医院,可见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就诊人群数量的差异。同时,患者只能根据专家的级别来挂号,无法选择最合适的医生等。专家也经常感叹,每天接诊的患者中,有七成是常见病。
       2014年卫生计生统计公报的数据也佐证了朱恒鹏的说法。根据公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比由2013年的59.1%下降到2014年的57.4%,医院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比重由2013年的37.5%提高到2014年的39.1%;医院门诊量增速(8.4%)近10倍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0.9%)。基层就医比重下降,分级诊疗实施效果尚未显现。
       如今,越来越多的医院和企业试图通过互联网,突破分级诊疗的障碍,重构医疗服务体系生态。比如有在场专家提出,在实施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借助技术手段对病人进行健康追踪和康复咨询等,能够有效填补原先在两次就诊之间留下的巨大空白,从而提升疗效,吸引病人回流基层,从总体上控制疾病的发展,进而降低总体医疗费用的增速。
      “互联网+”让分级诊疗迎来一个可以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机会。朱恒鹏提出,互联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构建了分级诊疗的信息化平台。不过,“互联网+”分级诊疗的成败还在于实效,“最终的评判结果还是能否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要”。
       分级诊疗“落网”尚有难题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王健生提出,医生要学会与互联网“谈恋爱”。互联网分级诊疗,就是让合适的医生找到合适的病人,让合适的病人见到合适的医生。实现分级诊疗,医联体一直被各方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上下联动,促使患者分级就医。
      “互联网打通了分级诊疗中医生合作、医患交流的壁垒,使患者咨询、就诊以及上下转诊有了更为便捷的通道,对分级诊疗来讲是如虎添翼。” 王健生说。
       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说,微医集团将探索构建一个基于团队医疗的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通过组建多个同病种、跨区域的医生协作组织,让患者从信任一位专家到信任一个专家团队,扩大专家的接诊能力。同时,用互联网重组医生资源,为患者提供家庭医生+专科专家的服务,结合专家品牌和基层医生时间,弥补当前医疗体系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