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援非抗疫精神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来源:2015-12-03
弘扬援非抗疫精神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刘延东 (2015年11月25日)
在举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召开大会,表彰在埃博拉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他们的先进模范事迹,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和关心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亲自部署援非抗疫、国内疫情防控等工作。表彰大会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相关部门、地方和军队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军地医务人员发扬崇高精神,成功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目标。同时,有关方面有效防止疫情输入,保障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全力援助非洲疫区国家的行动,彰显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巩固和发展中非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书记希望军地各方面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肯定了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的深远意义、突出成绩以及相关部门、地方和军队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对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刚才,几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所作发言,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生动展现了防控一线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并通过你们向各条战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全体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向大力支持埃博拉防控的广大干部群众及海外华侨华人表示衷心感谢!向给予支持的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友好人士致以诚挚谢意!
2014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部分西非国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各地各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国内疫情防范应对工作,圆满完成南京青奥会、天津达沃斯论坛、北京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任务,实现了国内疫情防范“严防控、零输入”的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第一时间采取行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卫生援外行动,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体现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中非友好情谊,展示了我人道主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了受援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广泛赞誉,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为了打赢埃博拉防控攻坚战,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加强国内防控和援非抗疫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明确要求对内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对外履行大国责任担当,紧急驰援,充分体现“真实亲诚”的对非合作理念,为做好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务院6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坚持国内国际两条战线统筹谋划,推进军地协同、部门合作、各级联动,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国际抗埃行动中,我国创造了若干个“第一”:第一次由国家元首致电慰问并宣布援非重大举措,第一次租用包机运输紧急物资,第一次向海外成建制派出军事卫生力量并建造诊疗中心,第一次输出生物安全P3实验室并自主运营等,在我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的大背景下,中国医疗卫生队伍首次走到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成为全球抗击埃博拉行动中一支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
在300多个日夜里,军地部门夜以继日,周密部署,联合行动,发扬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疫情就是命令。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军地22个部门组成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各司其职,通力协作。严防疫情输入,加强防护设备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质量监管,高标准做好疫情监测、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病例转运和救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疫情应对准备。开展应急演练近30次,组织大规模专项培训数十次,覆盖近11万名疾病预防控制和中西医临床专业人员。迅速落实援非抗疫措施,短时间内整建制向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几内亚疫区3国及周边7国派出多批次累计1200名军地医疗和公共卫生人员,向西非国家提供了价值达7.5亿元的援助,彰显了国威军威,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胸怀、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在300多个日夜里,前方后方协同攻关,勇于创新,既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产生了若干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快速响应、集中攻关,自主研制成功埃博拉出血热诊断试剂,在抗病毒药品、治疗性抗体和疫苗研发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军地协同研发出了全球首个2014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在塞拉利昂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开创了我疫苗研发境外临床试验的先河。援非抗疫队伍始终坚持科学防范、规范处置,建立了包括10多种防控方案和68类243条工作制度在内的感染控制管理体系,确保了“零感染”目标的实现,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引用。我国在塞拉利昂部署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塞卫生部联合组织的对多国援助实验室测评中,检测准确率达100%。
在300多个日夜里,军地医卫人员舍小家、顾大家,不远万里,奔赴西非,体现了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同志们坚定抗疫必胜的信念,克服了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防控任务艰巨、各方面保障不足等难以想象的危险和困难,用高尚的职业操守、精湛的专业技能,全力帮助疫区国家和人民抗击疫情,累计为疫区国检测样本近9000份,留观诊疗相关病例900多例,培训当地医护人员和社区防控骨干1.3万余人。有的同志在西非已工作数年,毅然选择坚守,与西非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有的同志家中有年迈体弱的父母、尚在襁褓的婴儿,临危受命、毫不犹豫,奔赴抗疫第一线;有的同志高强度工作数十小时,仍坚守岗位,连续作战,以100%的努力应对哪怕1%的希望。正是同志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实现了援非抗疫“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圆满完成了援非抗疫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谱写了新时期中非友谊的华彩乐章。你们是最美白衣天使,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疫区国家的人民感激你们,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斗争是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次大救援,也是对我国卫生应急能力的一次大检验。在这场斗争中,我们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从中收获了宝贵的启示。
抗击埃博拉斗争的胜利,再次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有效动员和凝聚了各方面力量,这是我们独特的政治优势。军地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真正实现了疫情防范应对工作立体化、全覆盖和高效协同,确保中央决策事事能落实、件件有回音。中央地方上下贯通、高效联动,有序开展重点口岸城市防控工作,成功保障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顺利举办。重点省份相互支持、密切协作,形成跨区域联防网络,保证了重点人群、可疑病例和疑似密切接触者追踪排查等防控工作的及时完成。实践证明,越是在大灾大难面前,越需要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越能够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抗击埃博拉斗争的胜利,有力彰显了中华民族大爱无疆、扶危济困的人文情怀。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行动,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无数家庭顾全大局,克服困难,支持亲人投身抗疫斗争。很多同志响应号召,有的主动加入检验检疫、科普宣传等工作的志愿者行列,有的积极建言献策,有的为疫区人民捐款捐物,有的参加物资转运工作,以不同方式支持参与抗疫防控。这些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无私奉献的民族品格,集中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抗击埃博拉斗争的胜利,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强大生命力。患难见真情。疫情发生后,中国重信守诺,言出必行,是最早启动援非抗疫行动的国家之一。在派遣医疗卫生队伍、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实施多批次、多形式的物资和经费援助等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形成叠加效应,既深化了中非传统友谊,又在国际援非行动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在联合国和世卫组织框架下加强与美、英、法等国的合作,推动全球卫生合作的良性互动。借助国际平台展示中国行动、发出中国声音。援非抗疫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次成功实践,有力提升了我国的软实力、影响力。
抗击埃博拉斗争的胜利,全面展示了我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巨大成就。2003年取得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以来,我国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在这次抗击埃博拉的斗争中,我国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全球最大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系统发挥了信息枢纽作用,专业高效的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发挥了防控关键作用,我国的卫生应急体系经受了全面、严格的实战检验,在全球表现抢眼,拿了高分。实践证明,我国卫生应急能力水平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进一步健全体系、完善机制、提升能力,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人民正在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我们要在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一要大力弘扬援非抗疫行动中凝结的崇高精神。这次参加援非抗疫的同志们在极度凶险的疫情面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表现出的“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高尚品格,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要广泛宣传先进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使之成为激励各行各业干部群众爱国奉献、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特别是广大医卫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大医精诚”的文化传统、“尊重生命”的道德理念、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二要大力加强卫生应急机制与能力建设。加强重大疾病特别是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事关国家安全,涉及民生福祉。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做好国家卫生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有效整合政府、军队、社会多方面力量,推动军地医疗卫生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和工作合力。要加快推进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核心能力建设,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健全监测系统、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制度,筑牢我国生物安全防线。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源头控制,进一步发挥好中医药特色优势,探索中西医协同防控模式。要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大疫情防控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力度,力争在关键技术与产品方面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三要大力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这次抗击埃博拉斗争的胜利,是改革的成果,也是创新的实践。当前,我国医改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保持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印把改革引向深入,才能啃下硬骨头、开辟新境界。我们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促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衔接互补,推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环环相扣、有机协调。要构建公平效率兼顾、激励约束并存的新机制,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医学科研攻关的潜力激发出来,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四要大力开展卫生领域国际合作。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大大拓展,也使得疾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传染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加强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越来越具有全球意义。我们要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政策对话、人员往来、务实合作,打造人文交流新亮点。要着力推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联合攻关,加强国家卫生应急策略的有效对接。要着眼“后埃博拉”时代,提升我国在全球卫生外交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以帮助非洲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我国卫生援外思路和举措,使卫生合作惠及更多发展中国家。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团结奉献、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筑牢抗击传染病的安全防线,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