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关八年制定中国指南,恶性脑胶质瘤迈入“分子诊断时代”
来源:2019-05-17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脑瘤,占脑肿瘤的40-50%,占原发恶性脑瘤的70%,其发病机制不明,生期短,致残率高,疗效差。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领衔项目组,在国际上首先提出“胶质瘤代谢致瘤学说”,发现并验证IDH突变后异常代谢物2-HG累积/α-KG下降导致胶质瘤发病的分子机理,证实代谢标志物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这一新发现获国际认可,并被普遍应用于胶质瘤分子分型,有效改善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名为“IDH突变胶质瘤的发病机理及分型应用”项目,荣膺2018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体大脑,蕴藏着无数人类需要探索的奥秘。作为脑部恶性肿瘤,脑胶质瘤分类取决于两个方面。专家解释,病理诊断是一种分类,按以往诊断标准可分为星形细胞胶质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星形细胞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相对预后最差,少突胶质细胞瘤预后较好;此外,根据世卫组织分级,脑胶质瘤可分为I-IV级,I-II级称为低级别胶质瘤,III-IV级称为高级别胶质瘤,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记者了解到,胶质瘤是目前所有肿瘤中最难攻克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极差,严重危害大众健康。毛颖领衔项目组历时八年攻关,剖析了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胶质瘤发病分子机制,发现IDH突变会导致代谢失调的促癌机制。这种机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表观遗传和基因转录;DNA损伤修复和基因组稳定性;细胞代谢重编程,项目组为此提出“胶质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新观点。
基于IDH在突变胶质瘤的“代谢表型”,毛颖率领团队,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了胶质瘤分子分型新标准,实现胶质瘤分子诊断的“零突破”,并为国际同行所一致认可。其中,包括IDH突变、TERTp突变的临床应用,成为业界分型标准。2014年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欧洲神经肿瘤学大会中,“关于TERTp突变”作为低级别胶质瘤预后判断的独立因素,被大会发言所引用,就此为胶质瘤分子分型奠定坚实基础。
医学科学家对胶质瘤的认知迈入新阶段,为治疗也带来新思路。毛颖介绍,基于完善的组织库、升级后的分子病理库,项目实现了基础研究成果的快速临床转化。此外,围绕较低级别胶质瘤,在分子分型领域项目也实现了诸多开创性工作——
项目组结合基础研究的系列原创发现,对450例较低级别胶质瘤进行了测序并系统分析,发现了中国人胶质瘤分子分型的特点;同时开发了IDH突变胶质瘤术中快速诊断新方法,并进行了自主研发DC疫苗治疗胶质瘤、改进化疗等两项临床试验,实现了精准胶质瘤治疗。临床实践为科学研究带来良好反馈:经过综合治疗后,项目治疗的胶质瘤预后得到显著提升,原发胶质瘤母细胞瘤的平均中位生存期为17.6 个月,复发胶质瘤平均为13.8 个月,明显高于同时期国内外其他报道。
数据显示,迄今项目组开展脑胶质瘤分子诊断逾1160 例(其中20%为外院会诊病例)、精准治疗逾1650 例。由毛颖领衔团队,制定了《中国胶质瘤诊治指南》,使胶质瘤病人预后、社会效益等均得到显著提升。在攻关的八年间,华山医院同时举办了6 次国家级继教项目,培训神经外科医生逾500 人,相关技术已在全国近20家三级医院应用。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开展胶质瘤分子诊断和综合治疗逾3100例,显著提高了我国胶质瘤诊疗水平,影响力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
来源:2019年5月15日 上观新闻
作者单位:上观新闻
责任编辑:白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