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甜!这对80后医生夫妻的故事,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来源:2021-04-17

2017年,

她带上三岁的儿子,

出发支援云南;


2020年,

丈夫也从上海出发,

登上了海拔4000米的西藏。


这夫妻俩,一个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一个来自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俩人不仅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接力支援祖国边疆的医生夫妻档。


她支援云南,带上了三岁的儿子


1984年出生的李培良

和1983年出生的邱晓頔

两人有着同样的爱好和志向——

参加公益,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


2005年,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组织的一次前往湖南的学习活动中,都在读大三的李培良和邱晓頔认识了。“初次见面,眼前的那个女孩特别开朗、热心,笑容中总是带着温暖。”李培良说,那次活动让他对邱晓頔产生了极好的印象,不仅长得好看,还总是乐于帮助别人。再后来,两人共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多次公益活动,在互帮互助中两人走到了一起。


图片

上海专家团赴滇手术(受访者供图)


2017年5月,婚后第八年,邱晓頔接到她心中期待已久的通知。她将作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援助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的第三批医疗队员,出发云南。援滇医疗队员,必须达到主治医师以上水平,邱晓頔算是当初最年轻的。


>”

 

其实,

我们早就分别在各自医院报了名,

内心也一直在等出发通知。

祖国需要,我们责无旁贷。


支援云南,如果说有什么放不下的人,那就是三岁的儿子。


一番挣扎后,邱晓頔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带上儿子一起去云南。“孩子习惯了晚上跟我睡,实在不舍得和他分开。”一向开朗的邱晓頔红了眼眶。


打包衣服、奶粉,准备好各种儿童药,邱晓頔就那么带上孩子出发了。随行的还有公公婆婆。



图片


白内障作为首位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极高;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但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所限,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导致很多少数民族百姓因病致盲、因盲致贫。



抵达云南临沧后,邱晓頔迅速投入到工作中。通过开拓新技术和新业务,以及对本院医生的示教和手术培训,扩大了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疾病诊疗范围,减少了当地患者外转率。


随着“上海来的专家”在老百姓当中口口相传,慕名而来要求手术的患者数量逐步增多,邱晓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白内障手术新技术的带教,并在实践操作中引导当地医生深入理解相关原理跟操作规范,为当地科室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图片

上海专家团赴滇义诊(受访者供图)


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发现有疑难重症、当地乃至云南省缺乏治疗条件的患者,邱晓頔便积极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相关科室进行联系,在医院及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协调下,完成了多例患者的远程医疗会诊及转诊。


半年的援滇结束后,当地医护人员和老乡依依不舍地为邱晓頔送行。而她与云南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图片


返回上海后,邱晓頔仍心系临沧相关科室的发展。她带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彩云桥”援滇青年突击队,仍在持续为临沧派驻支援医生,还通过远程会诊、送医下乡、义诊科普等方式继续给云南百姓送去医疗帮助。她带领的突击队,获评“上海市标杆青年突击队”称号。


终于,他出发去援藏


图片


在邱晓頔援滇的半年里,每天晚上,她都争取跟丈夫李培良视频。在视频里,她和丈夫分享每天的援滇故事,也让丈夫看到儿子一点点地成长。


但是李培良心里知道,

他同样也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张出发号令。


2020年8月份,

李培良终于等来电话,

他将出发前往

对口支援的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

开始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救治任务不轻,不仅需要承担本地居民的救治任务,有时还要救助阿里等附近地区过来的病人。此外,日喀则守卫着祖国的西南边境以及重要的珠峰旅游线路,守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也是所有援藏医护的职责。


在西藏,由于老百姓健康保健意识薄弱,还有很多孕妇在分娩前不进行任何的产前检查,因此导致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非常高。



图片

救治重症夹层动脉瘤患者↑

新生儿脊膜膨出手术→

(受访者供图)

图片


看着那些小患者,李培良总会特别伤感,他希望尽自己全部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有个小病人出生才5天,体重不到2.5kg,患有先天性脊膜膨出,尾骨后方鼓出一个直径大约7cm的大囊肿,表面皮肤已经破溃,有黄色的脑脊液流出,患儿已经出现的发热,提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也就是脑膜炎可能。结扎膨出的瘘口,不让脑脊液流出来是唯一根治的方法。在上海,李培良也仅在成人身上见过两例这样的疾病,给新生儿做这样的手术,则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挑战。


李培良和麻醉科援藏的潘志英主任分头行动,分别咨询了各自领域的儿科专家和单位的老师,同时花了三天时间查阅中英文文献和书籍,把可能遇到的情形和困难想了个遍,制定了周密的麻醉和手术计划。最终手术非常顺利,仅花了不到2个小时就完成了手术,患儿恢复也非常顺利。此后,上海专家在新生儿脊膜膨出手术方面的名气在当地老百姓间口口相传,之后有好几个病人慕名从拉萨赶来日喀则做手术,这让大家非常兴奋。


图片

电台卒中防治宣传(受访者供图)



 

每天与朴实善良的人们朝夕相处,

让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忙碌和付出都是一种充实和快乐。


对于李培良来说,

深入高原只是第一步。

他始终相信,

只要有勇气去援藏的人,

就有一种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


无论在哪儿,每天都在收获


这些年来,无论是华山医院还是眼耳鼻喉科医院,都陆续往全国各地输出医疗人才。

从2015年6月起,李培良所在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就开启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

眼耳鼻喉科医院也从2016年起,每半年就往对口帮扶的云南贫困县派一批医疗队员。


“我们的到来,确实带给当地很多变化。比方说刚开始,很多脑梗患者甚至不知道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只有4.5小时,但是如今很多患者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往医院。”李培良说,每天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日喀则。


收获,还来自当地淳朴的居民。


在云南,当地老乡给邱晓頔送来了一大筐白萝卜;而在西藏,当地老乡给李培良送上了白色的哈达。“这份淳朴,让我们深深地被感动着。”


图片

讨论卒中中心建设(受访者供图)


出发前,有亲友奉劝他们,条件艰苦,支援偏远地区还须三思。但是,夫妻两人的信念始终如一:



人生各有精彩,只要朝着光明的方向行进,并为此坚守梦想,每一步都会铿锵有力。



在他们看来,能在不同的地方为需要的人们付出自己的所有,发挥人生价值,此生便没有虚度。


两人的儿子虫虫,如今也已长成了7岁的小男子汉。在学校里,虫虫是个充满爱心的小男孩。身边有小朋友哭了,虫虫会上前递纸巾安慰;有谁需要帮助,虫虫也会第一时间上前去帮忙。“我们的努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李培良说,他们希望能做一个可以让孩子骄傲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