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辅院士:传承团结创新、实事求是精神,推动神经科学发展 | 华山医院老专家口述史3
来源:2022-06-01
(▲点击观看)
人物介绍
周良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神经疾病
医学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荣誉主任委员
主要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
各类省部级一等奖 4项
光华医学奖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先进工作者
体会到医生的伟大
立下了学医的志愿
本来我高中的时候并不是想考医学专业,兴趣还是在理工科。高一的时候,我背部长了一个痈,被高烧、寒战、疼痛折磨了快两个月,最后通过中西医的办法,好不容易把它控制住了。这次生病,让我深刻体会到医生的伟大,从此就立下了做医生的志愿。因此,我考大学的第一志愿就是上海第一医学院,而且很幸运的是,也满足了我的要求,到医学院学医。
从被动到主动,爱上了神经外科,
成为毕生的事业
到1970年,我已经在普外科呆了五年了,已经是总住院,可以做独立担当一面的门急诊工作了。但当时领导把我找了去:“医院现在各方面比较困难,急缺神经外科医生,明天你到神经外科上班。”就这么过来了,所以这是一个被动过程。
1973年周良辅医生与进修医生合影
神经外科那时候没人肯干,因为很累,而且各种检查工作风险都很大。一般的外科、内科医生,他们八点钟上班,我们要六点半上班,来给别人换药、打针,接病人到放射科做气脑、做脑室造影,所以工作时间很长。一直干到气脑做好,脑室造影做好,再开刀,有时手术不是很顺利,就要到晚上八、九点才能结束。一天工作这么长时间,第二天照样干。但是为什么做下来了,因为我们上医校训,叫“正谊明道”。谊,是友谊的谊,古文里是主义的“义”,正谊明道,要正义,要讲人道,跟我们现在大力提倡的救死扶伤精神是符合的。就是这个上医的校训支撑了我,再加上临床实践中有些成就感,比如救活了一些病人,病人很感激。那时候医疗器械很落后,我就自己动脑筋做了一些工具,解决了临床的急需,又提高了疗效,这些都鼓舞了自己。所以慢慢从被动到主动,爱上了神经外科,最后成为我自己毕生的事业。
周良辅医生(右一)用国产显微镜
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所以我觉得我的亲身经历,对年轻医生还是有启发的。每个人都有他的志愿,有的是开始不感兴趣、不愿意,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职业,改变自己的兴趣,最后还可以成为自己爱好的、终生的事业。
要传承神经外科团结创新、
实事求是、碰到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
我到神经外科可以说也是个运气,神经外科的团队有几位老医生,比如史玉泉教授、蒋大介教授,杨德泰教授,这三位老前辈都是我们神经外科创始人,他们的确对我影响很大。
1953年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合影
(前排右一蒋大介、右二史玉泉、
左二 朱祯卿、后排右三杨德泰)
当时他们相互团结,有不同意见都公开,大家讨论,这是神经外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什么神经外科发展到现在这么长时间始终团结,这跟他们三位前辈做出的榜样是分不开的。
第二个就是,他们对于神经外科的事业是追求的。早期50年代到70年代,神经外科的确很困难。我们连最基本的止血海绵都没有,都要靠自己动手做。明天要开刀了,今天快点把明胶海绵做好,去消毒。有很多医疗器械没有,到器械科要一些旧的、报废的五官科的器械,因为五官科器械相对比较长,拿出来自己动手去做好,第二天可以用于神经外科手术。
华山神经外科医生自行研制的仪器设备
这说明他们是完全投身在神经外科事业,为病人做更好的手术而动脑筋。这点我觉得是自己终生受益的一个因素,老教授们实事求是,碰到困难,解决困难,创造条件去做。所以这对于我们年轻一代医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现在条件很好了,各种你要的东西都有了,那为什么我们不做得更好。
我们的目标是
建设亚太地区一流的神经外科
我是1970年到神经外科的,那时候神经外科在国内相对还是走在前面的。十几个医生,五六十张床位,神经外科的常见手术都做,也做一些临床型的科研。
1986年起史玉泉教授牵头举办
每三年一届的华东地区神经外科会议
因为建科早,而且我们也开展了很多工作,所以在国内还是相对领先的,但是跟国际先进单位比,我们是有差距的。特别是一些临床的研究工作,相对都滞后。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这个面貌改变了。这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及我们上海市各级政府对我们的支持。
那时候我们碰到矛盾,病人不仅住院难、开刀难。因为一天只能做两三台手术,排到什么时候做也不知道。这个矛盾我们向市里反映了,得到卫生局的重视。那时候刘俊局长很重视我们,他建议我们跟外面一些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联合。当时我们提出做联合病房,他说不要,要搞分院。搞分院有什么好处呢?就是经济相对独立。那么除了解决病人开刀难、住院难之外,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学科建设。因为它可以把结余的钱投入到学科建设,解决了病人的问题,又提高我们学科发展,为我们学科的新生力量做了储备,为以后学科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2000年成立上海市神经外科(集团)医院
和神经外科研究所
很感谢市政府和市卫生局对我们的支持。后来我们这样一个分院的形式,被评为上海改革开放十大成就之一,登在《解放报》上。
通过这样的发展,使我们学科有一个人力、物力的储备,到虹桥院区建设,我们一下扩开了。这个发展过程中,也提高了我们临床的学科建设、业务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健康上海”十大成果
2008年,世界神经外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Neurosurgery,发了7个页面介绍华山神经外科,有5个国际同行对我们的评价,其中一个是:“华山神经外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好的神经外科中心之一。”
国际神经外科权威杂志Neurosurgery
约稿介绍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这个评价也反映了我们当时的情况,业务的确是铺开了,手术量也达到了,大约一万例了,当时是我们虹桥院区建成以前,各种手术都开展了,也正规地培养我们神经外科医生了,科研工作也做上去了,但是严格讲,我们还需要努力。虽然现在我们学科发展在规模上可以说是少有的、走在世界前列的,在职医生有100多人,床位800多张,研究所也规模很大,各方面工作也开展了,但这些都是为了我们进一步发展提高打下的扎实基础。
我们神经外科始终要不忘初心,要砥砺前行。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呢?我们要建成亚太地区一流的神经外科中心。这就要求我们的医教研、学科建设都要一流。现在我们在医疗上可以说一流了,但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上,跟国外先进单位比还需要努力。我们的研究所、教学楼都已经有了,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建设好之后,在这些方面就能更上一层楼。一个学科、一个医院的国际化,看什么呢?就是除了医疗之外,有国内外的医生、学者到这里来学习,到这里来做科研,但现在国外来的年轻医生、学者还不是很多。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差距,还需要全科共同努力,打造成亚太的中心。要让大家觉得,没有到过华山神经外科,就是没到过最好的神经外科,那样才算数。
救死扶伤做得好,才是一流
我们神经外科之所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走向国际,始终就是我们要贯彻最基本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做得好,就是一流。服务一流,医疗质量一流,科研一流,才算是一流。
唐山大地震资料图片
比如我参与过唐山大地震救灾。回来那天,听到急诊室里哭哭啼啼,当时我火车票买好就要走了,但我路过里面一看,问值班医生,他说一个脑外伤病人不行了。我一听他有个中间清醒期,是一个典型硬膜外血肿,虽然呼吸没有了,瞳孔散大了,但是血压好的,没用升压剂,这是还有希望的。所以我说跟家属谈谈。如果家属愿意冒险,我们还是给他开一刀,救他一命。如果救不回来,我们也尽到责任了。家属同意马上开刀,我把火车票退掉去开。病人救回来了,是个硬膜外血肿。开下来以后,呼吸回来了,人还没有醒。我回到上海以后,后来他们告诉我病人醒了,手术很成功。这个本来对我们医生而言很普通的一件事情,是举手之劳。救灾过了以后,唐山组织慰问团到上海来,病人家属还特地来找我。这也说明了病人对医生的感激。救命是恩,对他来说是大事。
所以说医患关系就像是战友,彼此尊敬,才能够战胜共同敌人。对我们医生来讲,做好自身工作,能做的要尽量做,才能够解决病人病痛,就是刚才讲的正谊明道、救死扶伤,我们的基本工作要做好。病人大多数还是通情达理的,这样医患关系才会和谐。
要培养一批留在边上地区
走不掉的、高质量的医疗队伍
我印象深刻的是1968年到云南,那时候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跟着上海的第一批医疗队到边疆去。我们到了云南的西部傈僳族自治州,跟少数民族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要巡回医疗。到他们的州医院、镇医院去看过,那边的医生很艰苦,他们都是昆明医学院、重庆医学院、四川医学院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分配下去了,所以他们能坚持,很不容易。我们的医疗队去了,就帮助他们提高业务。他们的库房里,很多开胸、开腹、开脑子的医疗器械都有,可就是没人会用。这对我们医疗队的医生冲击很大,因为虽然他们都没学过怎么使用这些器械,但他们都坚持在这里扎根下来了。
遵义、延安、百色周良辅院士工作站
院士工作站在早期,除了遵义、延安,还有百色这三个老区。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院士工作站都改成了合作中心,但是我们对这三个地方还是保持联系,派医生去进行会诊、手术、疑难病人会诊,他们也来这里学习。因为我们国家,我们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不能忘记西部地区。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因此,我觉得要使他们发展起来,就要培养一批留在基层、留在边少地区走不掉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队伍,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少地区人民的问题。因为因病致贫是很主要的原因。你解决了他的健康问题,就是对边疆的最大支持。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持这方面的努力,更好地为边疆、基层、边远地区的医院,做好传帮带。
2021年神经外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几代神外人的梦想实现了,
硬件上有了支持,
未来寄托在年轻人的身上
虹桥院区的定位是大专科、小综合,是我们神经外科几代人的梦想,特别是在史老、蒋老、杨老在的时候,他们就说,要使神经外科发展,空间要扩大,要解决看病难、手术难的问题,所以虹桥院区寄托了我们很大的希望。除此之外就是科研教学,要建设神经外科学院、研究所,现在硬件上应该慢慢可以达到了,特别是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的建设,等二期大楼盖起来了,那更是一个硬件上的支持。
2018年华山医院虹桥院区试运行
软件就靠我们神经外科医生,特别是你们年轻医生。因为年轻人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华山的未来,神经外科的未来。你们要不忘初心,目标明确,积极肯干,才能够用自己的肩膀担起责任。就像我年轻的时候一样,做神经外科,从被动、到主动、到坚持,才能够到现在,才问心无愧。所以希望你们年轻人可以做到问心无愧,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要立下目标,立下志愿,来实现我们几代人的梦想,把学院建好,研究所、研究院建好,走向国际,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特别是这次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以华山牵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对我们重视了,我们要更加努力,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国家中心建好了,不仅使华山神经外科,也使华山医院整个都提高到新的水平,带动了周边学科发展,更是促使了中国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整体水平提高。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很多神经系统疾病仍然是脑科学里目前未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可以解决,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就能提高了,这跟我们国家的大目标是符合的。所以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责任很重大,任重道远,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访谈/整理 | 神外一党支部 放疗党支部 虹桥院区机关党支部
编辑 | 沈芳芳